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的成像高度在200公里,像元分辨率120米,成像区域位于月表东经83度到东经57度,南纬70度到南纬54度,幅宽约280公里,长约460公里。主要由斜长岩组成,分布有不同大小、形态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,右上部暗色区域有玄武岩覆盖。
以我国测绘科学研讨院刘先林院士为组长的评定专家组表示,这幅全月球三维扫描仪数字地形图是现在国际上掩盖全月球、平面与高程的分辨率最高、数据精度最高的月球三维地形数据,将极大地促进月表描摹的特征、规矩与成因的研讨,推进月球结构与区划的科学厘定,深化对月球地质及其演化前史的知道,并为后续月球勘探工程的科学政策规划、有效载荷配备、关键技术要求和工程确保条件等奠定重要基础。
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,嫦娥一号上搭载的相机是一台三线阵CCD推扫相机,能够在85秒内获得月球表面同一物体前视、正视和后视三个不同视角的图画数据,以此为根据能够获得全月球的三维地形数据。
据介绍,我国初次月球勘探工程全月球三维数字地形图,就是由CCD立体相机获取的印象数据,经三线阵数字拍摄丈量处理制造而成。地形图选用均地极轴坐标系,高程基准选用月球半径为1737.4公里的正球体外表,空间分辨率为500米,平面中差错192米,高程中差错120米。